墨者“谢子受媢”考略
谢燕颉
(一)
据《吕氏春秋·去宥》载:“芝(东)方之墨者谢子(《说苑·杂言》作‘祁射子’),将西见秦惠王,惠王问秦之墨者唐姑果(《淮南子·修务》作‘唐姑梁’》)。唐姑果恐王之视谢子贤于己也,对曰:‘谢子,东方之辩士也,其为人甚险,将奋于说以取少主也。’(《淮南子》作‘固权说以取少主’)王因藏怒以待之。谢子至,说王,王弗听,谢子不说,遂辞而行。”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著作,黄老道家名著,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巨著。此书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但是也舍弃了其中消极的成分。同时又融合了儒、墨、法、兵等众家长处,、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
芝方,指东方;芝田,传说中仙人种灵芝的地方。芝,形容华美、华丽,如芝颜(美丽的容颜),芝宇(尊颜)。
墨者,原指战国时期及稍后一段时期内,创造和追随墨家思想的人,大多出身于下层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他们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人类社会有着深厚的、难以为平常人所理解的爱。大都信奉墨子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的核心思想,同时又具有军事作战能力。
谢子(前331—前288),即祁射子,山西省太原人,战国时代墨家思想家。《淮南子·修务》引高注“谢姓,关东人也。”《说苑·杂言篇》作祁射子。梁玉绳云:“古谢射通。祁乃地名,属太原,政是关东也。”
秦惠王,即秦惠文王(前356—前311),即嬴驷。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孝公之子。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诛杀卫鞅。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秦惠文王当政期间,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于,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唐姑果,又称唐姑梁,为秦国墨者。
![]()
上文意思是,东方的墨者谢子将去西方去见了秦惠文王,于是秦惠文王问在秦国的墨者唐姑果。唐姑果因害怕秦惠文王重视谢子贤能于自己,于是就对秦惠文王说:“谢子是东方的能言善辩之士,但是他为人非常阴险,将会奋不顾身地陈说来取悦少主您。”于是秦惠文王心藏提防以对待他。谢子来此本想说服秦惠文王。今秦惠文王就是不听。谢子心中不高兴,于是就辞别而离开。
(二)
另据《淮南子》载:“昔者,谢子见于秦惠王,惠王说之,以问唐姑梁(果),唐姑梁(果)曰:‘谢子,山东辩士,固权说以取少主。’惠王因藏怒而待之。后日复见,逆而弗听也。”
意思是说,以前,谢子去见了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很喜欢他,以此问唐姑梁,唐姑梁说:“谢子,山东的一个辩士,他以巩固政权理论来取悦少主您。”秦惠王因此而心藏愤怒来对待谢子。后天再次见面时,态度改变,不再听他的说教了。
《淮南子》,是西汉前期由汉代皇室贵族淮南王刘安,与他所召集的门客共同撰写的一部规模宏大、。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本书以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为底,选录了《淮南子》中的六篇,每卷包括原文、注释、译文三部分,全书对各种理论观点进行了阐释、解说。其中所谓“持以道德,辅以仁义”,正是其主旨。全书的基本思想出于道家,但因为采纳了儒家的某些学说,又与道家有重大的不同。
关于秦惠文王问唐姑果,《吕氏春秋》说是在见谢子之前,《淮南子》说是在见谢子之后。唐姑果对秦惠文王说了什么,《吕氏春秋》说“将会奋不顾身地陈说而争取少主您”,《淮南子》说“以巩固政权理论来取悦年轻的少主您”。一是时间上的出入,一是目的性的出入。特别是《吕氏春秋》明确说唐姑果害怕秦惠文王认为谢子比自己贤能而攻击他阴险,《淮南子》则无此一说,但结果一样。
笔者认为,刘安(前179-前122)与吕不韦(前292—前235)生卒之年,仅相距一百多年,事情的真相还不难考察清楚。作为后者,绝不会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而轻易去篡改事实。秦惠文王之所以不再听谢子的说教,原因很复杂。就墨者本身理念来说,唐姑果完全不可能因嫉贤妒能而对同道进行攻击。
当时的墨者分为墨侠,墨客,墨匠三种。其中墨侠为武者,又分为日,月,星三种。一为以攻代守,二为以守带攻,三为攻守兼资。墨客就是后来的所谓写手,但是墨者与众不同,墨者只与儒家为敌,墨家系善于写鬼怪玄幻一派。墨匠,即墨家科技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最早的科学家。
墨者组织上以墨家掌门人鉅子为核心,结成准军事组织。鉅,坚硬的铁。同“巨”,大。钩。悬挂钟、磬的架子的立柱。
墨门子弟必须听命于鉅子,为实施墨家的主张,舍身行道。他们试图在人间创造一个“兼爱”互利的理想国度,在兴盛之时,就受到儒道法诸家的攻讦。
理论上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为以下十点:
兼爱:完全的博爱,广泛的仁爱。这与儒家的亲亲相爱对立,即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它陌生人身上。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伤其人命、损其人才,是一种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而对于胜方而言,也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但从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行为。
尚贤:不分贵贱,唯才是举。既充分体现了平等理念,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的才能和智慧。
尚同: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也有另有一说法,是为“上同”,认为天子是百官之首,而百姓则听令百官,均与上而同,此乃“上同”之意。
天志: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行事。另有一说法,为天子代天行政,并藉由“上同”的观念,推论出人民要以天的意志而行事。
明鬼: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另有一说法,认为墨家说鬼,所为并非迷信,而是希望以神鬼之说,使人警惕,不行邪恶。
非命: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认为事在人为,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行事在人,成事在天。
非乐:摆脱因划分等级的礼乐的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及演奏。古代音乐,费时耗事,花费甚大,对于国家来说,并无生产的行为,乃属无用之事。
节用:节约所用,以扩大生产。反对奢侈享乐生活。勤俭持家,精兵简政。
节葬:不把大量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的身上。反对儒家那种厚葬大耗钱财,守丧则需三年,三年过后人已虚弱,有人甚至到发需要人扶才能起行的地步,这严重影响到国家生产力,乃浪费之事。
墨子(前468 —前376),名翟,宋国国都(今河南商丘)人。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力的人。墨子创立了墨家学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在先秦时期就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有《墨子》一书传世。
如果唐姑果真的攻击了谢子,那么他明显地违犯了墨者核心思想“兼爱”,以及“尚贤”、“尚同”等教义。正如清孙诒让撰《墨子闲诂》墨子后语上所说:“案:唐姑果媢贤自营,违墨氏尚贤尚同之恉。” 媢,嫉妒的意思。
(三)
墨子是墨者的创始人,第二代墨者鉅子禽滑厘,第三代鉅子孟胜,第四代鉅子田襄子,第五代鉅子腹黅(今改享),第六代缠弦子,后续鉅子,无考,但以下墨家弟子可见诸于书:
高石子,高何,县子硕(县子石),公尚过,耕柱子,魏越,随巢子,胡非子,管黔滶,高孙子,治徒贻(娱),跌鼻,曹公子,胜绰,缠子,屈将子,徐弱,田俅(田鸠,田击,田系),唐姑果(唐姑梁,唐姑),谢子(祁射子),史定,索庐参(学于禽滑厘),夷之,相里氏,相夫氏(相夫勤),邓陵氏,五侯(通“伍侯”),苦获,己齿,陈仲,许行(许犯),某翟(未知姓氏)。
有人为了说明“唐姑果媢贤自营”,于是有人就编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说唐姑果虽出身墨家第一鉅子禽滑厘,为战国第一墨侠,但也就是第一个女墨侠。正应了《论语·阳货》所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又说,作为秦孝公的心腹,唐姑果女扮男装,被派到秦国世子赵驷身边,一是监视他,同时也在保护他。
秦孝公(前381—前338),《越绝书》作秦平王,《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战国时秦国国君,秦献公之子,在位二十四年,谥号为孝。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又说,后来秦公子樗里疾娶唐姑果为大夫人。
樗里疾(?―前300),名疾,又称樗里子、严君疾,战国中期秦国宗室、将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其母为韩国人。因足智多谋,绰号“智囊”,被后世堪舆家尊之为“樗里先师”。曾辅佐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等秦国君主。樗里疾擅长外交、军事。秦武王驱逐张仪,魏章后,任命战功卓著的叔父樗里子为右丞相,精通韬略的甘茂为左丞相,二人相得益彰,并且进行一连串战争,扩张秦国版图,为后来秦国统一中国打下稳固根基。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说:“秦所以东攘雄诸侯,樗里、甘茂之策。”昭王元年,樗里子仍任为丞相。
当年秦世子赵驷,娶芈八子为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即秦宣太后芈宣儿。
秦宣太后(?-前265),芈姓,出身楚国,为秦国相穰侯魏冉之异父姊,秦惠文王妃,生子秦昭襄王。初是秦惠文王的妃子,称芈八子。秦惠文王死后,由秦惠文王后所生的秦武王即位。秦武王在位三年薨逝,由秦武王之弟、也就是芈八子所生的公子则即位,即秦昭襄王,芈八子因此成为王太后,从此开始了长达四十一年的临朝称制。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前266),秦昭襄王任用范雎为相,驱逐宣太后的异父弟魏冉及其党,秦宣太后始失势,甚至被范雎废去王太后之位,次年(前265)十月,秦宣太后逝世,葬于芷阳郦山,谥号宣。
还说唐姑果与秦惠文曾经恋爱,还为秦惠文王生了一个儿子,这是带太子唐伯繇,也就是秦惠文王的第一个儿子。
由于墨侠身份,唐姑果至死没有认唐伯繇。后来张仪接受秦孝公秘密任务出使各国,秦孝公派唐姑果随行保护。故张仪在没有成名之前所流浪的十几年,处处受人欺负,都是由唐姑果保护他的。
唐姑果从来不嫌弃张仪,还格外喜欢他的那张利嘴。后来有情人终成眷属,唐姑果成了张仪的夫人。
然而在张仪入秦之前,唐姑果就含恨而死,一代女侠香魂消散。云云。
历史是严肃的。唐姑果并没有嫉妒谢子,由此所产生的一切假设,均不成立。
墨者,具有人民性,革命性,先进性,科学性,应当认真去研究,以发扬光大!
![]()
谢氏网报道
www.xiesh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