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7:小七曾在化工707微信订阅号上多期为7友们介绍了全国各大炼油厂资料,相信大家对各大炼油化工厂都有一定的了解。炼油化工厂那么多,你喜欢都有哪几家,那么下面就来选出你喜欢的炼油化工厂吧。各位七友们,发动身边的力量,看看哪一家炼油厂能夺得榜首。
票投完了,那么就再来回顾一下各炼油化工厂吧!
各企业介绍:
镇海炼化成立于1975年,整体实力一直处于中国炼化行业的领先地位,是中国大陆首家进入世界级大炼厂行列的炼油企业,镇海炼化拥有23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1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200万吨/年芳烃生产能力、4500万吨/年深水海运码头吞吐能力以及超过330万立方米的储存能力,形成了“大炼油、大乙烯、大芳烃、大码头、大仓储”的产业格局,集中代表了中国炼油化工行业的先进水平。
2004年,大连石化原油加工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首个千万吨级炼油厂。2010年,大连石化炼油能力达到205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相比2005年的1050万吨增长近一倍。
现有炼油生产装置48套,化工生产装置7套,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2050万吨,能生产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苯类、聚丙烯、细旦纤维等石化产品200多种。拥有油品装卸码头5座,5000-10万吨级泊位15个,工作船码头1座,年吞吐能力达2300多万吨。
茂名石化隶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创建于1955年。目前,公司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超过20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100万吨/年,拥有动力、港口、铁路运输、原油和成品油输送管道、海上原油接卸系统等完善的配套设施。公司生产的炼油化工产品畅销全国,同时出口国际市场。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中国石化集团金陵石化有限公司合称金陵石化,公司组建于1982年,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及石化产品的加工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炼油可追溯至上世纪五十年代。
公司是我国第三大原油加工基地和最大的清洁汽油、航煤生产企业,也是亚洲最大的洗涤剂原料生产基地。公司原油综合加工能力1800万吨/年,拥有炼油、芳烃、热电、烷基苯等先进生产装置60余套。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天津石油化工公司(合称天津石化)是隶属于中国石化的国家特大型炼油、乙烯、化工、化纤联合企业。拥有主要生产装置:炼油23套,化工24套,化纤3套。
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550万吨/年,综合配套加工能力1250万吨/年,乙烯120万吨/年(含合资公司),为国内目前最大的乙烯生产基地和华北地区最大的炼油基地。对二甲苯 38万吨/年、PTA 34万吨/年、聚酯20万吨/年;原油储存能力27万立方米,拥有与主要生产装置相配套的装机容量40万千瓦、供水10万吨/日等公用工程系统。主要产品有清洁汽油、煤油、轻柴油、液化气、石油焦、乙烯、丙烯、聚乙烯、聚丙烯、环氧乙烷、乙二醇、对二甲苯、精对苯二甲酸、石油苯、聚酯、涤纶短纤等石油炼制、化工、化纤三大类产品。
企业年综合加工能力已达到1200万吨,总资产126亿元。主要生产和销售各类石油化工系列产品。具备原油一次加工能力600万吨/年,二次加工能力240万吨/年,主要生产高标号汽油、柴油、石油液化气、溶剂油、液体石蜡、聚丙烯、高等级道路沥青、石油焦等石化系列产品,产品覆盖河南、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云南、广东等地。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石化)目前是中国最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综合性石油化工企业之一,是中国重要的成品油、中间石化产品、合成树脂和合成纤维生产企业。
上海石化现有一次加工原油1400万吨/年(综合加工原油1200万吨/年)、乙烯84.5万吨/年、有机化工原料424万吨/年、合成树脂与塑料97万吨/年、合纤原料114万吨/年、合纤聚合物59万吨/年、合成纤维34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并拥有独立的公用工程、环境保护系统,及海运、内河航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配套设施。
广州石化由炼油、化工主业组成,现有年综合加工原油1320万吨、生产乙烯22万吨的能力,石油化工主要生产装置50套。拥有30.5万千瓦自备热电站,惠州港30万吨和15万吨级原油码头各一座,以及相配套的贮运设施和产品出产设施。主要产品有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石脑油、重油、溶剂油、液化气、道路沥青、石油焦、硫磺、纯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丁二烯、丙丁烷、己烷油、工业气体等60多种;固体塑料产品主要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三大类160多个牌号。产品销售网络覆盖整个华南地区,部分产品出口港澳和东南亚。
高桥石化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占地面积4.2平方公里,生产区域由高桥老区和漕泾新区两部分组成,资产总额193亿元,是中国石化重点建设的千万吨级炼油基地和清洁油品生产基地之一,是上海市成品油供应的骨干企业,也是长三角地区唯一的燃料-润滑油型炼油企业。
公司现有单套8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装置、8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120万吨/年催化汽油吸附脱硫(S Zorb)装置、30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14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30万吨/年润滑油加氢装置、20万吨/年苯酚丙酮等76套生产装置,拥有炼油能力1250万吨/年,化工产品生产能力100万吨/年,热电装机容量17.5万千瓦。主要产品包括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润滑油基础油、石蜡、苯酚、丙酮、顺丁橡胶、丁苯橡胶、ABS、聚醚、DCP等。
公司目前拥有以800万吨/年原油加工、65万吨/年乙烯、140万吨/年芳烃装置为核心的43套大型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年产聚烯烃塑料、聚酯原料、橡胶原料、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成品油等5大类44种商品700多万吨,可广泛应用于轻工、纺织、电子、食品、汽车、航空以及现代化农业等各个领域,公司年销售收入400多亿元。
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炼化公司)是由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和福建省石油化学工业公司按50%:50%的比例合资建设的大型石化企业。
1997年5月经过改造,福建炼化公司一次原油加工能力由原设计的250万吨/年提升至400万吨/年;2009年9月底,由福建炼化公司与埃克森美孚中国公司、沙特阿美中国公司合资合作的福建炼油乙烯项目顺利投产后,福建炼化公司拥有1200万吨/年炼油、80万吨/年乙烯、80万吨/年聚乙烯、40万吨/年聚丙烯和70万吨/年芳烃的生产规模。自1993年全面建成投产至2011年底,福建炼化公司累计加工原油7709万吨。
福建炼化公司拥有三家合资公司。2007年6月,与埃克森美孚中国公司、沙特阿美中国公司按50%:25%:25%比例、总投资49.63亿美元合资设立了福建联合石化公司。2008年9月,与林德气体(香港)有限公司按50%:50%的比例合资设立的福建炼化林德气体公司正式挂牌成立。2011年5月,与福建省石化集团按49%:51%的比例合资建设的福建省福橡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
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系中国中化集团独资子公司,当期建设的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常减压蒸馏、加氢裂化、连续重整、催化裂化、延迟焦化、聚丙烯等19套生产装置以及配套的码头仓储设施,总体概算投资约300亿元人民币,主要生产高质量的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
2009年5月,由中国海油兴建的惠州炼化正式投产,年炼油能力为1200万吨,标志着中国海油正式较大规模进军炼油业。其二期项目已经开展,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将炼油能力改扩建至每年2200万吨,并且新建100万吨乙烯生产设备。惠州炼化位于惠州市大亚湾经济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
公司的前身——兰炼、兰化均是国家“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自1958年投产以来,实现利税200多亿元,历来以出产品、出技术、出经验、出人才、出效益而着称,分别被誉为新中国炼油工业和石化工业的“摇篮”。 兰州石化公司集炼油、化工和化肥生产为一体,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石化企业。公司拥有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050万吨/年和7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并具备相配套的二次加工能力,能生产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催化剂、合成橡胶等400余种石化产品,是我国生产石化产品品种比较齐全的企业之一。其石油产品、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催化剂等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声誉。兰州石化公司是国内三大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基地之一。2009年底新投产了550万吨/年的常减压蒸馏装置。
齐鲁石化坐落于山东省淄博市,占地面积24.8平方公里,是一家集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为一体的特大型炼油、化工、化肥、化纤联合企业。
公司始建于1966年,经过40多年的建设发展,目前拥有炼油综合加工能力1050万吨/年,乙烯产能80万吨/年,化工产品年生产能力分别为合成树脂110万吨、烧碱45万吨、橡胶30万吨、苯类45万吨、醇类43.5万吨、尿素48万吨,热电装机容量50万千瓦。主要生产汽油、煤油、柴油、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各种牌号的120多种石油化工产品,其中丁辛醇、丁苯橡胶、聚氯乙烯(乙烯法)的产能位居国内前列。
抚顺石化是我国炼油工业的“摇篮”,是集“油化纤塑洗蜡”为一体的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有80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石油石化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公司原油一次和二次加工能力均为1000万吨/年,主要生产装置77套,年可产汽、煤、柴油600万吨以上,蜡70万吨(其中轻蜡30万吨、石蜡60万吨)。公司化工生产能力184万吨/年。生产的160多个牌号的石油化工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出厂合格率始终保持100%。石蜡出口占全国35%,被美国等商检认证为免检产品;烷基苯国内市场占有率50%以上,是世界上独具特色的石蜡、烷基苯生产基地。
中石化四川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根据经营发展战略于2010年在四川成立的大型合资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成都。公司集成品油仓储、物流、销售、服务为一体,专注于四川省境内及西南区域市场的成品油储运、成品油批发、成品油零售、加油站网点建设及非油品销售等经营业务。
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公司会在成都和重庆纳入总占地面积200余亩,总库容近8万立方、拥有专用卸油铁路线及卸油码头的油库两个。届时,公司总库容将达近10万立方,成品油年周转能力达100余万吨以上。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是中国石化直属的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目前拥有63套主要生产装置、68套辅助生产装置,原油加工能力超过10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超过80万吨/年,可生产94个品种、431个牌号的石油化工产品,是我国最大的合成橡胶、合成树脂、苯酚丙酮和高品质成品油生产基地之一。
公司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承担中国石化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在清洁油品生产、节能减排、合成橡胶新胶种研发等关键领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形成了一批国内“独一无二”、“数一数二”的特色高端产品。合成树脂包括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EVA、聚丙烯以及改性专用树脂等产品,年产量超过100万吨,专用料比例达82%以上,能够充分满足客户需求。合成橡胶包括顺丁橡胶、SBS、溶聚丁苯橡胶、丁基橡胶等,其中顺丁橡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连续三次获得国家质量金奖;丁基橡胶、溴化丁基橡胶填补国内空白。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包括乙烯、丙烯、丁二烯、苯酚、丙酮、苯、乙二醇、苯乙烯等多种产品,间苯二甲酸PIA、间二甲苯MX、1-己烯等替代进口、旺销全国。
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WEPEC,,由中法两国股东共同投资兴建的我国第一家大型中外合资石化企业,总投资10.13亿美元,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年原油加工能力1000万吨。公司成立于1990年11月,1992年动工建设,1996年投料试车,1997年底全面投产,股东为大连市建设投资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化(香港)石油国际有限公司,法国道达尔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建有16套先进的生产装置和完善的公用工程系统、辅助生产设施,以加工高硫原油为主,产品全部加氢精制,已经形成了系列无铅汽油、轻质柴油、航煤、灯煤、石脑油、燃料油、液化气、聚丙烯、硫磺、沥青等10余大类、30余个牌号的产品生产能力。
独山子石化公司是集炼油化工于一体的世界级规模企业。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石油),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前身是1936年成立的独山子炼油厂。
独山子石化具备1000万吨/年原油加工、122万吨/年乙烯生产和500万方原油储备能力,可生产燃料油、聚烯烃、橡胶、芳烃等26大类600多种炼化产品。2005年8月,总投资300亿元的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开工奠基,2006年6月开始装置建设。4万名建设者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用25个月的有效工期,于2009年9月一次开车成功,创造了国内大型炼化装置开工新纪录。该工程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能源合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包括1000万吨蒸馏、200万吨加氢裂化等10套炼油装置,100万吨乙烯、90万吨聚乙烯、55万吨聚丙烯等11套化工装置以及公用工程,该工程与青藏铁路、三峡工程、国家体育场(鸟巢)一道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重大经典工程”。
青岛石化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原油加工能力为350万吨/年。生产装置主要包括35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14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160万吨/年延迟焦化、100万吨/年汽柴油加氢精制、6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60万吨/年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25万吨/年催化重整、1.5万米3/时制氢、2万吨/年硫磺回收及溶剂再生、20万吨/年及15万吨/年气体分馏、8万吨/年苯抽提、7万吨/年聚丙烯及汽油脱硫醇、干气回收等10余套。装置工艺技术先进、达到环保生产条件。此外还有供水、供电、供汽、油品储运、环保、消防等相应配套的辅助生产设施及原油、成品油输油管线各两条、干气外输管线一条。
生产的产品主要有:93#和97#无铅汽油、0#和-10#柴油、煤油、石脑油、石油焦、船用燃料油、燃料油浆、6#和200#溶剂油、石油液化气、车用液化气、丙烯、聚丙烯、硫磺、环烷酸、纯苯等近20个品种。
中国石油广西石化1000万吨/年炼油工程是国家炼油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的重要项目,是中国石油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中国石油调整炼油化工业务布局的重要战略性工程。
广西石化用33个月建成并投产一座千万吨炼厂;联合开工管理团队模式(ICMT),有效融合开工队、开工专家、保镖、保运、供货商技术服务人员等各方面的力量,发挥中国石油的整体优势,解决了新建炼厂首次开工人力资源不足问题,实现一次开厂成功。广西石化年加工能力1000万吨,总加工方案采用全加氢型工艺流程,加工的原油全部从海外进口。主要产品有柴汽油、航煤、聚丙烯、硫磺等,油品质量全部达到欧Ⅲ标准,部分达到欧Ⅳ标准;污水排放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清洁生产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产品主要销往广西、云南、贵州、广东等地区,为中国石油拓展南方市场提供了资源保障,对满足西南地区成品油市场需求,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是集炼油、烯烃、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氨/合成气于一体的特大型综合性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前身是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简称:吉化),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以“三大化”为标志的全国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
1954年开工建设,1957年建成投产。1958年1月1日,经化工部批准,组建为吉林化学工业公司。1978年开始,由吉林省管理。1994年,通过企业重组和股份制改造,创立了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做为母公司更名为吉化集团公司。1998年,吉化集团公司划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理。1999年,经过新一轮的重组改制,重组为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含吉化股份公司)和吉化集团公司。2006年2月,中国石油全面要约收购吉化股份公司工作全部结束,为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
辽阳石化分公司以“油、化、纤”联合流程为生产格局,建有大型生产装置39套,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000万吨/年。公司位于辽宁省文化古城辽阳市东南郊,占地近16平方公里,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化纤生产基地。
辽阳石化的前身是中国石化辽阳石油化纤公司(简称辽化)。辽化是我国70年代初引进国外技术及成套设备建设的四大化纤基地之一。一期工程始建于1974年,1983年国家正式验收,1986年收回全部投资。二期工程被列为国家“八五”重点计划,始建于1993年10月,1997年4月建成投产,12月通过国家验收,装置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指标均达到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