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拉旱船”经过谷熟传说
在谷熟镇,流传着有关虞城县芒种桥乡的蔡道口、芒种桥乡、谷熟镇、站集乡、麦仁店村来历的传说——“隋炀帝拉纤”,这个传说可以说家喻户晓,老人小孩皆耳熟能详。
传说:隋炀帝驱少女拉旱船
据传说,在隋末,昏君杨广杀父害兄,穷奢极欲,极尽吃喝淫乐之能事。有一年春天,他闻听扬州琼花盛开,色如玉、香如油,立即从东都洛阳摆驾,浩浩荡荡东下扬州观花。那时候,从洛阳到扬州的通济大运河尚未开成,须走旱路,杨广来到宋州(今商丘)后,嫌乘坐车辇不开心,就换乘龙舟。但是平原之地并没有龙舟,杨广就下令工匠赶造龙舟一只,并命沿途州县供给香油、黍稷,铺地行舟。然后,杨广又挑选美女500名,分成5班,每班100名,脱光衣服,轮流拉纤。
纤弱的少女拖着沉重的龙舟,一步一滑地走在用香油拌黍稷铺成的路面上,受尽凌辱艰辛,苦不堪言。而杨广看着不断跌倒又爬起来的拉纤少女,得意忘形,哈哈大笑。
这帮人从宋州开始,到菜花开花的时候,拉到蔡道口,又过了数月,慢如蜗牛的龙舟忽被一条河流拦住了去路,杨广命停舟修桥。此时正是麦收大忙季节,百姓们怕皇帝的淫威,不得不放下手中镰刀,前来架桥。芒种桥便因此得名。
从芒种桥继续东行,在谷子熟了季节,才来到一个休息地,这个休息地就被称为“谷熟”。
龙舟走走停停,一直拉到第二年麦子黄了。这天来到一个村庄,杨广见到农民都喝麦仁汤,甚觉稀奇,不知是何佳肴,忙令御厨也熬了碗尝尝。这个平时吃腻了山珍海味的皇帝,对麦仁汤很感兴趣,赞不绝口。从此,这个穷乡僻壤,就被命名为“麦仁店村”。
离开麦仁店村,不几日,来到了一个小集镇上,正当杨广传令休息时,忽有探马来报:扬州琼花已经凋谢。杨广兴致骤落,自叹晦气。不久,又一军卒来报:杨玄感起兵作乱,攻陷京城洛阳。杨广兴趣全无,立即传旨速回朝平乱。临行前,这个十恶不赦的暴君竟然将龙舟连同拉纤美女一起用火焚烧了。这是杨广准备去扬州观琼花最后一站,所以后人就称之为“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