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点击可查看):K line超大箱船锅炉爆炸,1死1伤,原因需引起重视(低硫油问题)!
2017年6月27-30日在韩国釜山举办的韩国海事周活动上,来自中国船舶信息中心的海事高级分析师范维在开幕当天召开的政策论坛中代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就低硫燃油问题作主旨发言。在发言中,范维重点阐释了2017年发布的ISO 8216-1和ISO 8217的最新变化以及ISO 4259下“95% Confidence Approach”在单一样本检测结果评估中的应用,并简要介绍了IEC/ISO 80005港口岸电公用连接设施族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制修订情况。
IMO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区第三阶段0.1%的低硫燃油使用要求已于2015年1月1日生效执行,2020年1月1日起全球也将进入0.5%的低硫时代,在实践中,低硫燃油稳定性和兼容性成为海事界不容小觑的问题。根据介绍,ISO 8216-1:2017和ISO 8217:2017结合当前市场中供应的低硫燃油相关指标和特性,更新了相关燃油参数,并在船用馏分油分类中新增DFA、DFZ和DFB三类含有脂肪酸甲酯(FAME)的牌号燃油。
介绍指出,生物燃油和生物混合燃油因其可再生和污染排放少等优点逐步出现在燃油供应市场中,然而这类燃油含有一定比例的FAME,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引起燃油氧化、细菌生长、流动性减弱和沉淀阻塞等问题,影响船舶运营安全。因此,ISO在新版本中规定这类燃油的FAME最高体积含量限值为7%,并给出具体运动粘度、硫、闪点、酸值、氧化安定性、硫化氢、十六烷和灰分等指标。
关于ISO 4259的燃油试验再现性评估应用,介绍中以0.1%的低硫燃油为例,指出船东或燃油购买方在燃油单一测试结果超过0.11%时,可以有95%的把握认定所购燃油无法满足使用要求;而对于燃油供应商,考虑到存在检测偏差,即使供应燃油硫含量“真实值”为0.1%,但样本取样检测结果时常会有超过0.1%的情况发生,因此,为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或误解,建议供应商提供的燃油的硫含量应尽量控制在0.09%以内。
针对船舶污染排放防治要求,范维建议海事业界高度关注低硫燃油的稳定性和兼用性问题,特别是连续使用不同区域加装的低硫燃油时,应依据ISO标准评估上述油品参数和可用性;及时关注ISO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到ISO标准化工作。
相关阅读(点击可查看):K line超大箱船锅炉爆炸,1死1伤,原因需引起重视(低硫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