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润滑油价格联盟

【风景名胜】亭居柳湖琴书净,人读花间字句香——读书台(完)

2022-01-26 08:47:25




读书台简介
   读书台为宋代文坛巨擘、“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苏子由所筑,是苏辙读经诵诗的处所。苏辙是苏轼苏东坡的弟弟,因受其兄反对王安石改革罪株连,贬为陈州教谕(相当于今教育局局长)。苏辙不要官费,自于龙湖西北隅的柳湖高地上筑庵船形书屋,象征宦海扁舟,周植莲花,象征出污泥而不染,读书自修以向其道。仕不得志,书以聊之。其兄苏东坡也多次来陈,两人常于此吟诗唱赋,在陈州留下了不少名文佳句。读书台在县城北柳湖中。




  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为安慰兄长,苏辙专门从南都(商丘)赶到陈州,在兄长赴黄州途中经过的陈州见上一面。这一次,兄弟俩在淮阳停留三天。




  在淮阳,兄弟再一次携手遨游,共诉衷肠,苏轼写下和《和子由》诗:“太昊祠东铁墓西,一樽曾与子同携……”淮阳短暂的相聚,兄弟俩难分难舍,世事难料,说不定此去便是永诀。兄弟二人再一次挥泪告别。




  “惊尘急雪满貂裘,泪洒东风别宛丘。又向邯郸枕中见,却来云梦泽南州……”苏轼后来在《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中写道:“夫子自逐客,尚能哀楚囚。奔驰二百里,径来宽我忧……”




  此次陈州旧地重游,唤起了苏轼许多淮阳的美好回忆。元丰五年(1082年)秋七月,贬到黄州的第三年,他在千古名篇《赤壁赋》中,对着皎洁的月夜,思绪万千。无望的他,比任何时候都纷忧和虚无。




  或许在他脑中与弟子由在陈州洒泪而别的场景还在,所以脱口而出“诵明月之诗”,写月未出而先用《陈风·月出》作引子。囚徒般的日子,艰难的生活,对弟弟的思念,那压抑的情感化作飞碟抛出,此时的苏轼,心境与《陈风·月出》里的抒情主人公极为相近。




  时光千年,人去亭在,苏辙兄弟宁折不弯,正直、向上,不为环境改变的品格,永远地镌刻在了淮阳人的记忆里。



  明成化六年(1470),陈州知州戴昕以东坡“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诗意,重修苏辙读书台。台上建亭,亭基为船形,象征宦海扁舟。四周植莲,暗喻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名之曰苏亭莲舫,系淮阳八景之一。



  清代诗人金允宜在《苏亭莲舫》一诗中写道:“苏湖亭外藕花浮,千载芳踪说子由。几处清歌来画舫,一行白鹭下汀州。碧桐逃暑宜中夏,绿柳摇风似早秋。茂叔风流堪步武,每逢佳日喜来游。”每值盛夏,柳拂曲栏,荷叶田田,文人墨客,络绎不绝。




关注淮阳旅游 尽享美好生活



文:节选自董素芝散文《陈州教授苏辙》


图:清尘玄子及百度网络搜索


编辑整理:玄子


若有侵权  告知清除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商丘润滑油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