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在商丘某高考复读学校任教,高考填报志愿一结束,我和小邵就来到商丘永城某中学门口,动员那些落榜生复读。
小邵毕业于商丘师范学院外语系,永城人。天快晌午了,小邵对我说:“永城一白一黑全世界都出名,你知道这一白一黑是指什么吗?”我猜了半天也没猜出个所以然。小邵说:“一白是面粉,一黑是煤炭。麦子优质,煤炭上等,别的地方是没法跟我们永城的麦子和煤炭相比的。”这时,我觉得肚子有些饿了,就说:“那我今天中午就多吃两个馍馍吧。”小邵则说:“今天中午我不想吃馍馍。”
商丘地势平坦,可是天旱少雨,很少种水稻。我说:“那你是想吃米饭吗?”小邵摇摇头说:“吃饺子吧。”包饺子是个细致活儿,整馅、和面、擀饺皮等一样都不能少。平时,我在家嫌费事,很少包饺子吃。小邵要吃饺子了,我立马同意。
说着,我和小邵就来到了一家饺子店。老板娘问小邵:“荤的还是素的?”小邵说:“荤的。”
饺子端上来了,我拿起筷子,想先吃一个尝尝。小邵对我说:“陆老师,喝不喝酒?”我把筷子又放到桌子上,环顾一下四周,除了案板上放着一堆又一堆生的饺子外,别的啥也没有。我对这个小吃店开始不屑一顾,说:“连个下酒菜都没有,喝什么酒?”这时,老板娘插嘴说:“饺子就酒,越喝越有。”
据说,小邵父亲平时也会来两口,可是天天喝,哪有什么下酒菜?花生米就过酒,老咸菜就过酒,家里包饺子,小邵父亲就用这饺子做下酒菜。小邵对老板娘说:“对对,我父亲就爱用饺子做下酒菜。”然后催老板娘递瓶酒过来。
用饺子做下酒菜,对我来说,还是大闺女坐花轿——头一遭。永城饺子皮雪白,劲道,开水煮不易破。我赶紧给自己斟了一杯酒,先喝一口。天热,一口酒下肚,嗓子眼火辣辣的好像要冒烟了,我就夹一个饺子放到嘴里。那饺子的馅是用芹菜和猪肉做成的,嚼一嚼,品一品,满口生香,但不腻。嗓子眼由先前的火辣辣开始变得凉爽爽了,我情不自禁,面露笑容说:“不错,不错。”
酒过三巡,我碗里的饺子已没了,小邵碗里的饺子也没了,可是我的肚子好像还是瘪瘪的。我对小邵说:“我还想吃呢。”小邵笑了,对我说:“不是还想吃,而是还想喝了。”小邵就转脸对老板娘说:“再添个下酒菜。”
“饺子就酒,越喝越有。”于是老板娘又给我和小邵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永城水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