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高考已经结束,2018年的高考学生已经开始紧张的复习。本文选取了2017年高考中的部分数据,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注:本文中的数据,选择2017年湖南省高考化学阅卷组)
【26题:实验大题】
![]()
【27题:化工流程】
![]()
【28题:化学平衡】
![]()
【36题:有机化学】
![]()
以下为各非选择题2016与2017平均分对比:
![]()
【备考建议】
1、保选四和选五,突工业与实验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有机化学、化学平衡两道大题,高考中高分段的人数较多,平均分也相对较高,得满分的人数也相对较多。也就是说,对于我们考生来讲,有机化学大题和化学平衡大题是相对来讲容易拿分的,应该说要稳拿下来的分数。对于多数考生来讲,其实高一化学部分都学的不是很好。所以,对于基础一般,高考要求不是那么高的学生来讲,应该重点突破有机化学和化学平衡板块。
而对于基础不错,对高考要求较高的同学,应该在确保有机化学、化学平衡的分数能拿下的情况下,重点突破化工流程和化学实验,拉开与其他考生的差距。
2、选好结构与有机
有机化学相对简单,但是得分率依然不是那么的高,为什么呢?笔者随机调查了约30名同学,约有50%的同学表示其实最后根本没剩下什么时间做有机化学,导致最后可能就留下了5分钟做题,有的同学甚至根本没有动笔。
高考是结构与有机二选一,相对来讲,有机学起来可能偏容易,但是考试却相对难以拿分——因为高考有机考的是推断,很可能某一个细节没有突破,导致最后花了时间却还是做不出来。而结构学习起来可能偏复杂,但是做起题来可能偏容易。相比之下,建议基础较为扎实,希望冲击满分的同学选择有机化学;而基础一般,时间不够,希望短时间内抢分的同学选择物质结构。
3、重视细节,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2017高考中,较为常见的细节错误有:焓变不写单位、不写物质状态、“苯”写成“笨”、“冷却”写成“冷确”等细节错误。实验题部分则有大量学生答题不规范,对专业化学用语、规范的答题要求没有深入的掌握。此部分内容建议各位考生多看高考真题,以高考真题答案为范本,练习、熟悉答题模板,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4、重视教材,重视课后习题
新课标以来,我们所用的人教版教材与原来的大纲版教材相比较,增加了不少细节内容。而这些细节内容,正在高考中逐一出现,而我们的同学根本不重视教材,每次考到,大量考生措手不及。如2010湖南卷有机大题,考到新课标新加的酚醛树脂的制备,很多考生根本没有考到教材上竟然有这个东西,而其实这个是出现在教材108页,考题则来自于教材116页第二题。2014年湖南卷选择题第12题D选项,则来自于选修五第60页。而今年的的四氯化钛水解,则来自于选修四课后习题。
今年看到考卷中出现“某物质和酸反应生成一种沉淀一种气体”的描述的时候,笔者是非常高兴的,因为自新课标以来,笔者一直在说这个点是肯定会考的,每一年高考前笔者都重点强调。今年终于考了!这个知识点来自于选修四教材上。
笔者还认为,目前教材上有一些细节点,也是高考会考的,只是目前并没有考到,也需要广大考生注意,如:有机物的溶解度比较、石蜡油分解中碎瓷片的作用、降温结晶(或重结晶)等
5、关注外省高考卷
高考卷其实往往会跟着其他省份的大趋势去走。比如早些年湖南不考有机合成,但是外省都在考,所以现在湖南也是必考。目前外省曾经考过的,而全国I卷并未出现过的考试题有不少,比如降温结晶类、固体分解反应(笔者自己起的名字)、不等效平衡(笔者自己起的名字)等。
6、关注高考的细节变化
笔者先提下面几个点:
1⃣️元素周期表的选择题开始综合无极推断。其实前两年就开始了。
2⃣️同分异构体开始需要考虑不饱和度。两年前笔者已经提醒过学生,今年开始了。
3⃣️实验部分分值渐多。一般是选择1~2题,非选择题1道。选择题两道题的话,一般是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4⃣️工业流程类目前还没有考污水处理类。
5⃣️高考选择题一般是如下几点:电化学+离子浓度问题+周期表+STSE+实验+有机+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2017没有)。
6⃣️非选择题部分是:化学平衡+有机化学/物质结构+工业流程+化学实验(2012-2014是有机化学实验,2015-2017是无机化学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