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病毒被人类发现至今,已陆续出现多种变异株,本轮疫情主要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这种毒株到底有什么特征?防控奥密克戎的有效举措是哪些?
存在“免疫逃逸”现象:会导致新冠病毒疫苗的保护率下降,但全程接种疫苗对预防重症和死亡仍有很大作用。
再感染风险增加:奥密克戎感染以后再感染的风险,比感染德尔塔毒株以后再感染德尔塔毒株的风险要高。
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这几种:
传播途径一:呼吸道飞沫传播,如果感染者口鼻喷出的飞沫进入另一个人口鼻,就有可能传给他人。
传播途径二:密切接触传播,如果和不幸感染的人员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包括在同一间办公室、车间、教室或者乘坐同一交通工具等,都有中招的可能。
传播途径三: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如接触到沾染了病毒的物体表面(门把手、快递物品、电梯按钮等),也有一定被感染的风险。
传播途径四: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可能。
新冠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的时间长短取决于污染的量的大小,以及环境当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和紫外线的情况。有相关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不锈钢、塑料及玻璃等常见生活物品表面的存活时间较长。如果反复多次接触物体表面又不注意手卫生和个人防护的话,感染风险会明显加大。
防护措施:日常生活中坚持手卫生,注意对频繁用手接触物品的表面进行消毒。收取团购、快递物品时,要特别注意对内外包装进行消毒,消毒后放置10-30分钟再接触。
目前仍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鉴于奥密克戎的以上特征,日常生活中要继续坚持“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手卫生,同时也要做到科学规范清洁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