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润滑油价格联盟

【龙商21世纪·第五期】巨龙出海,“亮剑”鲁西南!

2021-10-16 12:34:08

  因为它的存在,龙口成为一个能源输出大县,因为它的存在,龙口多了一份能源保障,因为它的存在,改变了龙口西海岸的经济与社会生态,形成了煤、电、港三强蜂聚的格局。它更承担着保障胶东半岛城市群、蓝色经济区能源安全供应的重任,是胶东半岛能源供应链中最重要的一环。

 

  它是全国唯一的海滨煤矿,全国第一个实现海底采煤的煤矿……

 


山东能源龙矿集团外景


龙商2世纪·龙矿集团

  近年来,它北探渤海湾,西越太行山,“亮剑”鲁西南,走出龙口,鱼跃龙门,从龙口的山海之间挺进更大范围的山海之间,以巨龙出海的气势,创造了山东和中国煤炭界的一个又一个第一。

  它的前身叫龙口矿务局,2003年改制易名—————龙矿集团。2010年,山东能源集团组建,龙矿并入其中,名曰山东能源龙矿集团。



跳出龙口发展龙矿
上“山”下“海”“亮剑”鲁西南


  龙矿集团的首对矿井———洼里煤矿曾是全国煤炭行业学习的典型,上世纪90年代“全国煤矿学洼里”的口号还犹在耳边。但资源是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到21世纪初,龙矿集团本部三对矿井(洼里煤矿、北皂煤矿、梁家煤矿)资源逐渐萎缩,已成为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龙矿人凝聚起了一个发展共识———“走出去,跳出龙口发展龙矿”。于是,北下渤海湾,西越太行山,南探巨野煤田,以敢为人先的气魄打造“海底煤城”,建设“西部龙矿”,获取“巨野煤田”最后一块优质资源,闯出一条 “走出困境、持续发展”的新路。




  2004年5月18 日,龙矿集团与山西原平市政府签订盘道煤矿联营合同,拉开了挺进山西、对外开发的序幕。特别是 2009 年以后,面对山西省进行煤矿资源重组的新形势,龙矿集团先后整合重组了山西省6家煤矿,组建了盘道、大恒、望田三个现代化煤矿,在晋北大地树起了一个龙矿品牌,为公司步入千万吨煤炭企业、保持东西龙矿并驾齐驱的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到山西陆上采煤,在本部则向海下挖潜资源。2005年6月10 日,龙矿大胆实施了国内史无前例的“海下战略”,第一个海下采煤工作面当日在北皂煤矿成功试生产,从此结束了中国无海下采煤的历史,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之后第五个实现海底采煤的国家,龙矿从此有了一张响当当的中国名片。截至目前,龙矿已经在海域下安全开采了9个工作面,采出煤炭近900万吨。




  迎合煤炭市场变迁,龙矿人率先开创省内煤炭合作开发新模式———探索从自己挖煤到替人管矿的煤企转型之路。2010年年底,龙矿集团在济南与郓城煤矿正式签署托管工作协议,取得郓城煤矿二期、三期工程总承包和矿井生产期托管的“外包活”,开启了“身份”置换后“淘金传奇”。今年6月,龙矿集团喜获郓城煤矿这块山东乃至华东地区尚未开发的最好、最大的一块煤田资源,为本部矿井人力资源战略转移和企业战略变革赢得时间和空间。



向废煤层要油
探索循环经济新路径


  这几年,在能源行业最为热门的词汇中,“油页岩”当之无愧算一个。不过,这个听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词其实并不新鲜,在龙口当地,这个硬得像石头的东西还有个土得掉渣的俗名—————煤皮子。它发热量低,一吨只能卖到几十元钱。
  然而,龙矿集团借助高科技的开发手段,让处于“废煤层”的煤皮子摇身一变成了能炼出油来的油页岩,市场最高点时售价能达五、六千元一吨。炼油后产生的“半焦”,也被很好利用起来,建设配套了燃油页岩循环流化床机组的发电厂,使得“油页岩”资源达到效益最大化。




  近年来,龙矿集团陆续实施了三期油页岩炼油工程建设,总体形成了年处理油页岩120万吨、生产页岩油12万吨、年产半焦90万吨、发电6000万千瓦时的循环经济模式,炼油技术水平、综合利用水平、节能环保程度均居国内领先,成为山东省唯一的油页岩综合利用企业。2010年以来,他们还进驻新疆太姥矿业、桦甸市,远赴缅甸开发油页岩炼油,不断以输出技术服务在省外、国外油页岩资源开发上“借鸡生蛋”。



打造“煤电油运” 产业链
高碳产业走上低碳发展之路


  2007年7月19 日,按照省政府关于“建设海上山东、发展海上煤炭”的总体思路,龙矿决策层首次结合龙矿建设煤炭储配项目的思路,充分发挥海滨矿区的独特区位优势,与龙口港合资建设了国内首个由政府主导的煤炭储备基地(龙矿集团所占股权为80%)。于是,全国第一家煤炭储备配送示范性基地———山东省龙口煤炭储备配送基地呼之欲出,既为我省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也有力地支撑了企业规模扩张。
  至此,龙矿也掀开了全面构建产运需多方联盟的起点高、体制新、机制活、功能全的现代化能源物流企业的新篇章。目前,龙矿集团正依托其地域优势,探索清洁煤粉项目,寻求物流板块的新突破。




  为消除东部矿区低热值煤、劣质煤对煤炭市场和企业效益带来的严重冲击,龙矿集团通过升级改造原有的基地热电公司和兼并收购的海阳、胶州、莱州三个热电公司,总装机容量达到8.7万千瓦,年可消耗低热值煤煤炭130万吨。其形成的煤电油运产业链,“煤、电、气”“煤、电、供热、建材”“油、电、汽”等循环经济链条拓宽了企业发展空间,既保证了总部矿区的正常生产和自身电力需求,又稳定了龙口煤炭市场,实现了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
  创新创造魅力,创新打造精品。龙矿集团不断加大转方式、调结构力度,开发接续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了以煤炭产业为支撑、油电产业为支柱、煤炭物流为支持的、独具特色的“煤电油运”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平稳转型升级的创新之路,提升了核心竞争力,赢得了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



企业名片

  山东能源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山东能源集团旗下的权属企业,是以煤炭生产为基础,集热电联产、油页岩综合利用、煤炭储备配送、机械加工、建工建材、物流服务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是全国唯一的海滨矿区、唯一的实施海下采煤的企业、是山东省第一个省级煤炭战略储备基地、唯一的油页岩综合利用企业。
  龙口矿区始建于1968年10月,1987年5月成立龙口矿务局,2003年3月改制为“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资产总额107亿元,权属企业30家,员工近2万人。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公司经营领域横跨鲁、晋、吉三省九地市。现有6对生产矿井;依托“黄蓝”经济叠加区和临港区位优势,建成了山东省政府主导的全省第一家省级煤炭储备配送基地,年运营能力达到了2000万吨;油页岩综合利用产业,下辖龙口龙福和桦甸丰泰两家公司,已形成年处理油页岩210万吨、产油20万吨的能力;拥有4座热电厂,热电联产总装机容量81MW,在胶州、莱州、海阳城域供暖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企业大事记


▲2005年6月,龙矿成功实现海底采煤

  1968年,洼里煤矿1号井破土动工。揭开了矿井建设的序幕。
  1974年,中国第一座海滨煤矿———设计能力30万吨的洼里煤矿建成投产。
  1987年,省煤管局决定,龙口矿区煤炭生产建设指挥部改称龙口矿务局。
  2003年,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2005年,北皂煤矿海域首采面联合试运转成功,填补了我国无海下采煤的空白。
  2009年,龙海配煤项目桩基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该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
  2010年,,正式托管郓城煤矿。
  2011年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在济南正式成立,龙矿集团成为山能集团6个权属企业之一。
  2016年,龙矿集团与齐鲁新航集团在济南签订郓城煤矿移交接管划转协议。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商丘润滑油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