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在诗集里乱翻,或遇“樊川”二字。而河流之荡漾,春色之撩人,毕竟唐诗写不尽。必自长安向南,你才终于明白,杜牧七绝何以韵逸神远。
当然,樊川不止有古诗,还有古寺
汉高祖刘邦曾将这条川道封为武将樊哙的食邑,樊川由此得名。悠悠隋唐,此地寺院众多,僧侣云集,于是便有了以兴教寺、华严寺、兴国寺、牛头寺、法幢寺、禅经寺、洪福寺和观音寺为首的“樊川八大寺”。
今天不说别的,单说少陵原畔居高临下的华严寺。
“余三思归兮,走杜陵之西道。岩曲天深,地平木栳。陇云秦树,风高霜早。周台汉园,斜阳暮草。”《望故园赋》中,杜牧有点感伤。
“寺南几千峰,峰翠青可掬。”《华严寺南望终南山》里,岑参有些激动。
初建于唐,僧人杜顺在此创立华严宗,故为中国华严宗的发源地。
清乾隆时,少陵塬部分崩塌,殿宇摧毁,仅存两座砖塔。东为华严宗初祖杜顺禅师塔,四面七层,西为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塔,六面五层。塔前有清末《重修华严四禅清凉国师塔记》碑、唐宣宗时《杜顺禅师碑记》碑,现已移至西安碑林。
“孤云抱商丘,芳草连杏山。俯仰尽法界,逍遥寄人寰。”华严宗让性格奔放的文人墨客控制不住。
如今,华严寺老了,也曾经老的踪迹全无。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要这么想的话,其实华严寺一直在少陵塬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