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诗歌的名字有什么故事么?
元诗歌不是元旦的诗歌,它也不属于任何种类,启发来源于李连杰的壹基金,就是元。那个时候的想法就是每个人拿出一元钱,中国有十三亿人,那么一元是小目标,十三亿元是个大目标,但是壹基金不是有人叫了嘛,那我们就叫元诗歌基金吧,这就是元诗歌的来源。
学姐,如你所说,对元诗歌来说,这个平台是否盈利呢?如果不是,那为什么又说它盈利呢?
我扪现在是两种运营, 一方面是公益,公益那就是不盈利的,说什么就要做什么,要言行合一,要不然这个平台就要烂下去了,我不可能说我做这个因为一点点东西就让它烂下去,这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我们的初衷所在,而且这个平台大家也是能看到,一直在,也是有作用的,比如之前,我也给大家说元诗集,这种公益项目,它是比较小的,可能就是五十多页的小册子。有的人他就找过来说,那个薄本满足不了我,我想要更正规的,更好的,那就是他想要出书,不想要册子了。作者把这个东西交给你,那你肯定要负起责任来,当大家有这样的的需求后,那我们就注册了公司,这个公司就是和公益分开的,开公司一定要营利的,但是这个又不是和公益完全分开的,两个模式,它同时存在,但又相互分开。我们做了一些书,书作为一种传播品,口碑建立起来后一切就水到渠成了,两方都能得到,而且价值没有被磨灭。
大学生创业,90%夭折,那公益对于商业并不是特别融合的,那么你认为它对于商业是绊脚石,还是垫脚石的呢?
我觉得我们做的东西是非常向前的,其实在国外,法国也好,美国也好,出现了社会企业,它的意义就是我做公益的同时,去服务大众,公益可能会反哺到我的企业上,会有这样的循环模式。那它为什么叫社会企业,就是因为它承担了社会责任,不是说等它做大做强去承担社会责任,而是从一开始就去承担了社会责任,而且这个公司是怎么做出来的,它也是从公益衍生出来的。与此同时,我们现在也在一直在做公益,从2015年注册, 到现在也有一年多了,也得到了省教育厅的扶持,也算是—种认可。
一个人的资本,一个人的能力,我挺纠结的,我喜欢一个人去做,而不是我遇见了你,你分享资源,我分享资源共同来做,那对于你持什么看法?
在前段时间,我接了个兼职,是计算机二圾考试代理。.我的领导曾经问过我,你认识你们院里的人吗?你认识你们团支书,书记吗?你知道你们院里的结构吗?我说我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当时我觉得我不会我可以学,这有什么。但是并不是一个人就能把它做完美。在做代理期间,也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总共一个月的招生期,前十几天我一直在建设团队,来来回回四五十人,到最后只成两个人,也恰恰就是这两个人,出了五十多名的业绩,这其实就是团队的坚持,你会明白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
怎么将诗人的气质还有对公益的热心,创立之后对公司的经营,这三个方面完美的结合起来?
其实一个人会有很多面的,就是多菱形的,我挣得第一桶金,是在初中,摆地摊,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它和我其他方面是完全不冲突的,我可以在做这样的一件事是这样,做商业时是另一个样,但是当我真的去写东西时,我又会静下来。如果你经历多了,这个是对写作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把写作分成层次的话,做生意是在顶层,接下来是公益,那写作是在最底层,我做生意是为了更好的做公益,那我写作就只是为了我自己,去表达我想要抒发的,这是并不冲突的。
![]()
关于海南支教,能给我们讲讲经历吗?
海南的经历算是比较疯狂的经历,我一开始想要去四川梁山,但那太苦 了,手机可能会没有信号,而且四川梁山真的是层层选拔呀,到最后还被选上了,但是由于家人担心我的安危,最终还是没有成行,在心里面还是很遗憾,在我的职业规划里,我是想拥有一次真正意义的支教……我认为,支教的意义不是改变很多人,而是去影响个别人。四川梁山没法去,刚好有一个朋友在组织支教团队去海南,所以就去了海南,当时,我们到达了海南儋州鹿厂镇,其实也不是特别苦的地方,但镇上的条件真的不是特别好,我到那之后,房间里就一张木床,什么都没有。
淡及海南的教育,海南的教师工资是非常高的,它比我们内地工资高一倍都不止,但是海南小孩很早不上学的情况又特别多,我从很多方面看到了教育的一些两极分化。不重视教育的或者家穷的,那就是不上学了;然而相反的,重视教育的家庭就会花很多钱让孩子上学,这是他们那里的教育两极分化问题。
还有一些特别的经历,就是两个有趣的晚上,我的一个同事, 她告诉我说她遇见了青蛙,然后跳到了她的脸上,但是她不知道那是青蛙。因为当地比较潮湿,我们是在二楼,经常有许多动物爬上去,她刚开始不知道,迷迷糊糊中碰到黏黏腻腻的,就刷一下撂了,我就觉得她很淡定;另外还有一次就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萤火虫,当时我和其他人就坐在一起聊天,聊到一个很感性的话题,当时我就哭了,但是当我看到萤火虫的时候,我就惊讶的叫了 一声,他们刚开始很惊讶,后来见我这个样,就爆笑不止, 这个印象是比较深刻的,因为那样的机会是不多的。
![]()
支教除了能体验生活,还有其他对大学生有意义的吗?或者说对以后?
对于大学生的意义这个先暂且不说,我觉得对我的意义就是在于改变个别学生,其实我不太愿讲海南的一些伤感事。我回来的时候,有许多学生送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两个小女孩编个手链送我,我戴了一整个夏天,然后学生们就说.老师:“你要走啦,什么时候再来啊?”说了许多这样的话,挺煽情的,当我把这个东西带到手上的时候,我真的挺感动的。在支教期间,这些人可能因为你说的某一些话,就会树立什么样的梦想啊,或者有一些改变啊,这个可能会让你觉得这个支教是非常亨受的。
支教生动的反映了一个问教育不平衡的现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就可能说你去支教,带来了希望,但是你走了,他们还是那样。类似的这样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还是我上述所说的那样,比如说—个班30人,过去一趟,折回来,折回去,我们这个支教全部都是自费的,吃啊,喝啊,全都是花自己的钱,那跑过去那么远,花了那么多,然后投入那么多精力,那我觉得我最大的价值在于三十个人里改变一个人,这一趟跑的就是非常值得的,我不在意说我必须改变这三十个人或者说我必须改变二十九个人。我不这样认为,而且我觉得说要改变那么多人,那是他正常的任课老师的使命,那是更多老师做的事,而不是说我一个人过去,就把这事做了,这是不可能的……
当你从车站出来,会看到一些老人和小孩乞讨,我也曾去过支教,有时咱大谈支教,停留在表面,那你能再讲一下直击人心的第一现场吗?
可能在座的同学都有一个问题,比如说,我见到街上的老爷爷,老奶奶,很小的小孩子,我要不要给他钱,那我的做法,我没有说建议,没有任何建议,只是提及个人,我一定会给,但是我自己能力有限,我给的肯定是有额度的,比如说我出门遇到了十个人,那我可能会给五个人,三个人,那你有可能会问你为什么去帮助她们,如果她们是骗子,你为什么还要去帮助他们,我现在想法很简单,第一,我没有到他们那种地步,就是说我必须依靠乞讨过日子;第二,如果他们是骗子的话,她们去乞讨,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有爸爸,有妈妈,也是人啊,那你说,他们的爸爸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乞讨,那是个什么样的心情,说到这, 我也想说,如果他不是骗子,家里真的很拮据,那我们就应该去帮助他们。
(本访谈整理自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主办的真人图书馆活动,点击阅读原文可看更多)